麻阳苗族自治东坡果品有限责任公司——苗乡拓荒人
——记全国人大代表傅锡和
90年代末期, 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李家村还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的省级贫困村,如今走进李家村,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,村民人均纯收2600多元,一提起李家村的变化,当地村民都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:“称赞他们的领路人傅锡和”。
荒山长出“摇钱树”
1991年,怀化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山地综合开发试验区,麻阳被列为其中的柑桔基地县。刚刚富裕起来的傅锡和准备响应党的号召,与李家村村委会签订荒山开发合同。
麻阳的山栽树很难活。当初,县里发动农民种植柑桔树,村民瞅着满山石头直摇头:这从来种不活树的红石山,能种活桔树?不是让我们拿钱往石头上扔吗!当时,他的妻子忧心忡忡,给他吹起了枕边风:“俗话说‘滚石不生苔,转业不积财’。老傅,你这样冒险,到头来一大堆钱丢在石头缝里不算,恐怕你名声上也会留下笑柄。还是继续办油脂厂过安稳日子算了。”傅锡和对妻子掏心窝儿说:“农村是广阔的天地,当农民也能干成大事业!丢不下‘万元户’的铜牌子,就挂不上‘千万元户’的子!”
1991年4月,一个风和日暖的日子,傅锡和与村委会签订了一份1000亩承包30年的荒山开发合同。合同签好后,他花了3年多时间,投入60多万元,耗了43吨炸药,用工13万多个,挖了30多万方石头,共砌了20多公里的石堤,将1000亩荒山开发,栽上了美国脐橙、冰糖橙和碰柑等优质水果共7.5万株,建立了“东坡园艺场”。2002年,成立了麻阳东坡果品有限责任公司,目前公司由东坡果园场及县城黄土坳东坡大厦等实体组成。果园场基地1200亩,东坡大厦占地面积3223平方米,建筑面积4066平方米。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152万元,员工118人。2007年公司销售收入达370万元,实现利润151万元。
当农民就当现代新农民
在傅锡和看来,手上有了钱,并不一定是现代农民,顶多能说是一个富农。
什么是现代农民?现代农民要做什么?他想,现代农民应该是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进的农民,是解放思想、参与市场竞争的农民,是懂科技、用科技,走在先进生产力行列的农民,是诚信友爱、和谐共富,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。
走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,东坡公司达到了“四化”即电力化、信息化、品牌化、科技生态化,初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。在电力化上,他架了2公里高压电线,筑了可蓄800方水的水池2座,修了100千瓦的电排站1座,丘丘果林安上了自来水喷头,将山下库水引上7座山头,实现了排灌自动化。在信息化上,他坚持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山区农业,在电信通讯网上做公司产品网页,利用英特网向外发布信息,使公司驶上“信息高速公路”,产品打入国际市场。在科技化、品牌化上,他坚持“科技就是发展、品牌就是财富”的理念,做到科技和品牌双管齐下,相得益彰。特别是近几年来,随着中国“入世”,他对国际、国内的柑桔生产与经营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研究,加大了国外和本土优质水果的引进开发创新投入,并做到了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。从1997年开始,他一方面将果园里正挂果的蜜桔、大红等进行高位嫁接,全部换成美国纽荷尔脐橙,另一方面又高薪请来专家,对美国纽荷尔脐橙不断进行提纯复壮,使果品品位比引进时的水平更胜一筹。针对当前欧美市场的“绿色壁垒”,傅锡和爱“洋科技洋市场”但不迷信“洋产品洋经验”,既推进蔬果、套袋技术又坚持果园传统施肥,以猪、鸡、鸭粪和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,保持果形、果色的美观和不受农药污染,柑桔产品不仅享誉大江南北,而且漂洋过海。特别是今年,成功打破了欧美市场的“绿色壁垒”。同时,为维护自己对引进产品的开发创新专利,傅锡和从1999年就开始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自己的“东坡”牌柑桔商标,2000年正式注册使用,并抓好“东坡”柑桔品牌的宣传,提高“东坡”柑桔知名度,参与国际市场,提高了柑桔的市场竞争力。到目前,他公司生产的“东坡”牌纽荷尔脐橙连续6届荣获省农博会金奖,2次获银奖。
“品牌扶贫”实现共同致富
傅锡和深知,没有党的富民政策,没有乡亲父老的帮助支持,个人的本事再大也富不了。因而,作为人大代表,他时刻不忘报效国家,答谢父老乡亲,把支援国家建设,帮助贫困乡亲脱贫致富当作自已应尽的职责。
1993年2月6日凌晨,10多名不法分子乘月黑风高摸进他的桔园,砍毁优质桔树1080株。看到桔树横七竖八倒在地上,傅锡和悲痛至极,仰天长叹:“天哪!我可没得罪任何人呀!创业为何这么难!”在县公安局逮捕了4名犯罪嫌疑人,事件平息后,傅锡和痛定思痛,想,以前地主富有,但为富不仁,一人富大家穷,因为怕穷乡亲们偷、抢,花了大量的人财物修筑高高的院墙,请保家护院的打手,甚至私设地牢,结果成了乡亲们的死对头。他深感也深知“扶一家易扶万家难”。然而,共产党人就是要扶万家富万家啊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他经过艰辛甚至付出巨大代价,找到了“品牌扶贫”这一先进“武器”,依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波浪式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,引导乡亲们昂首奔向富裕新世纪。
“品牌扶贫”有什么好处?以前,傅锡和自己单方面援助贫困户吃力又吃亏,如果长此以往,弄不好,他自己沽名钓誉也会返贫。而“品牌扶贫”则两全齐美:一是贫困的乡亲们有大量相对“闲置”、“过剩”的人力物力资源,需要开发寻租找市场,引进新的发财项目,把潜在的财富转化为现代现实财富,早日脱贫致富。二是自己“东坡”品牌做大做强了,也极需稳定、近便的本地化产品供应支撑,建立东坡柑桔生产“利益共同体”,是东坡公司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。这样,走“品牌扶贫”之路,与乡亲们就能互惠互利,共同滚动发展富裕。2006年,全村开发荒山面积达4700亩,种植柑桔35万多株,人平柑桔3亩200多株,人平柑桔收入1000多元。村里群众常说:“建新房,娶新娘,上学堂,全靠柑桔来帮忙。”
由于事迹突出,傅锡和先后被授予“湖南省劳动模范”、“湖南省乡镇企业家”、“怀化市共产党员”等称号,当选为湖南省科协委员、县工商联副会长、县柑桔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。2008年6月,荣获湖南省第二届“袁隆平科技奖”。其公司迅速发展为“湖南省民营科技型企业”、“怀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”,2005年,公司基地——东坡园艺场被确定为“出口免检农产品基地”,免检面积1200亩,免检率100%。
“绿树翠烟连郡楼,行人不信是边州。”这是古人的一句诗词,也是苗乡新农村的发展必然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傅锡和在麻阳苗乡农业现代化的大道上将更加阔步前进。
作者单位: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